凤舞九天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9|回复: 2

中国古典舞经典剧目浅析-《黄河》下篇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1 16: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迟迟没有对古典舞《黄河》下篇下笔。原因无他,确实在网络上找不到好的第三篇章版本引用。再好的作品,失去了好的演绎也就失去了血肉,失去了灵魂的承载。
<hr/>《黄河》协奏曲第三乐章:黄河愤。愤是黄河儿女之愤,也是中国近代百年屈辱之愤。作曲者开头通过民乐笛声勾勒出恬静安详的中华儿女倚靠黄河栖息繁衍景象,来衬托安宁生活被打破后的苦难。编导也是按照这个思路编创了此篇章。通过独、双、三、四、群各种舞段的穿插来丰富篇章内容,通过舞蹈语言来讲述中华民族由安逸走向屈辱。



群舞的编排很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思,流动性极强。这样的群舞编排在其他舞剧中很难看到。

像是涓涓的溪流汇入黄河,又像是黄河缓滩细密的水花破浪。使用流动的舞蹈语言由第二篇章过渡到第三篇章,这种群舞的处理方式朋友们在近期大火的众多舞剧中有见过吗?



这一舞段中的女子四人舞跳的很不好。四个人穿的像劳动人民,跳的像大小姐。指导老师用芭蕾的状态来处理古典舞完全就是牛唇不对马嘴。


安静祥和的氛围总是如此快被打破,黄河愤的旋律一转,我们的舞段也由快乐变为痛苦,四个男子重重的摔倒在舞台上。这里最精彩的在于音乐的转折是突兀的、不和谐的,编导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灾难痛苦的来临非常恰当,而且可以说非常的前卫。很多舞蹈人认为老的或者经典的作品很老套、传统。这是不对的,经典之所以能称之为经典,那是因为服化道也许会过时,但艺术表达从来不会过时。当现代舞也开始千篇一律的时候,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老套和想象力的匮乏呢?



男子四人舞段后在舞台完成造型引出女群。这种舞台调度编排现在的编导不会用,也想不到。



中国古典舞的双人舞尤其难编排。这样的双人舞动作设计除了梁祝以外,无人可比。像是被汹涌黄河即将颠覆的小船,又像是苦难时代中颠沛流离的人。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谁能带领我们走出困境,谁能带领我们保卫黄河、保卫家乡、保卫全中国?
《黄河》协奏曲第四乐章:保卫黄河
一个人站了出来,引领着大家。这就是舞蹈语言!这就是用肢体讲故事!紧扣黄河与民族精神的主题。



《黄河》舞蹈的每一次章节转换都是完美扣题。总是即能够对黄河的水持续拟态,又能够生动的表达中华儿女的奋斗精神。



舞台前中后的调度关系,几个人营造千军万马。革命正在路上。



我最喜爱的舞段。潮起潮落,自强不息。一次次的倒下,一次次站起。这不就是中华儿女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精神吗?

无需多言,全篇只有一个主题。奋斗!保卫黄河、保卫家乡、保卫全中国!
回到舞蹈编创中来就是用肢体解决问题,用流动的舞蹈来解决问题。



在东方红与国际歌的旋律中,前后呼应回到主题动作。那黄河水的浪头就是民族精神的映射。



最后的结尾实在是精彩,可是说舞蹈的流动持续到了最后一刻。

《黄河》是划时代的古典舞,解决了到底能不能用古典舞讲述近现代中国人故事的问题。张羽军老师与姚勇老师也因为此舞蹈在中国古典舞留下了辉煌的一笔。张羽军老师在《黄河》的编排中展现了非凡的艺术造诣与审美格调,对中国古典舞肢体语言有了全新的解读,使《黄河》成为了古典舞永不磨灭的灯塔。相信舞蹈学院只要是上过张羽军老师课的人都知道他的“恐怖”,能坚持跟张老师上一年课那都是天赋异禀,从此再也不怕任何舞蹈中的苦难。张老师现在的研究也是直指中国古典舞学科最核心的问题,祝张老师老当益壮,为中国古典舞培育磨砺新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5-3-29 18: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介是神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前天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秀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